棉花合理施肥建議
瀏覽數量: 5 作者: VV 發(fā)布時間: 2016-04-15 來源: 長沙銳啟化工產品有限公司
棉花合理施肥棉花發(fā)育經過苗期、蕾期、花鈴期、吐絮期、收獲期,全生育期約165天。開花前以生根、長莖、增葉營養(yǎng)生長為中心;初花后以增蕾、開花、結鈴生殖生長為主。開花期至吐絮期,對氮磷鉀需求達到最高峰,占總量60%以上,要重施肥,其次是現蕾期至初花期。棉花主產區(qū)在華北、華中及新疆地區(qū),大多畝產皮棉65~85公斤;新疆是高產區(qū),畝產100公斤左右。氮磷鉀養(yǎng)分需求比例約1∶0.35∶0.85。
棉花是經濟作物,重產量更重質量。氮過量或磷鉀不足,會晚熟減產,纖維品質下降。棉花主產區(qū)畝產皮棉大多65~85公斤,按這個產量水平,每畝施肥建議:
1.基肥。尿素約4公斤,二銨10~15公斤,氯化鉀7~12公斤,優(yōu)質有機肥100~200公斤;
2.蕾肥。尿素約5公斤;3.花鈴肥。尿素10~15公斤。土壤偏粘性追肥一次,集中在花鈴期。蓋頂肥只用在南方,秋季高溫遲發(fā)地區(qū),畝施尿素3~5公斤,爭取秋桃產量。產量高施肥量取上限,產量低取下限。氮磷鉀常見缺素癥狀:缺氮,老葉黃化、新葉淡綠;缺磷,分蘗少、易落鈴落果;缺鉀,葉邊緣枯黃、病蟲害多。缺素癥狀出現,要及時對癥增施肥料。
3.棉花施肥要平衡,防止狂長,減少落鈴;要及時打杈去頂,增加有效桃;要注意安全施用矮壯素。棉花易缺鋅缺硼,可將0.2%硫酸鋅和硼砂溶液混在一起,從蕾期到花鈴期噴施2~3次,每次相隔7~10天,噴濕葉面為止。作物對氮、鉀需求大致一樣多。在長江以北,鉀肥施用量比氮肥少很多,過多靠消耗土壤鉀資源維持需求,會影響土壤結構和培肥。隨著國家經濟發(fā)展和大家對施鉀肥作用的認識,鉀肥施用量會逐漸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