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水稻巧施硫酸鋅肥
瀏覽數量: 7 作者: VV 發(fā)布時間: 2016-05-13 來源: 長沙銳啟化工產品有限公司
土壤缺鋅的現象十分普遍。大量施用復合肥料、磷肥會誘發(fā)作物缺鋅,需要增施硫酸鋅肥。雜交品種、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,造成作物需鋅量更大,也需要增施鋅肥。所以,硫酸鋅肥在小麥、水稻等作物上應用,都可以顯著改善和提高產品品質。
小麥缺鋅時,植株矮化叢生,葉緣扭曲或皺縮,葉脈兩側由綠變黃直至發(fā)白,邊緣出現黃、白、綠相間的條紋。鋅肥多施用硫酸鋅,硫酸鋅為白色或淡橘紅色結晶,溶于水,含鋅量24%;而氯化鋅為白色結晶,不溶于水。硫酸鋅一般用作拌種、浸種、沾秧根或根外追肥用,亦可作根際追肥和基肥施用。從經濟效益來看,噴施、浸施、拌種,效果較好。硫酸鋅作噴施或浸種時,一般濃度為0.02%-0.1%,拌種用量為每公斤種子用2~6克鋅肥,須先與鈣鎂磷肥等肥料混勻后再播種;作基肥,每667平方米用量1-2.5公斤,整地時施入土壤;作追肥時,在小麥苗期,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鋅1公斤,加細干土或有機肥15-20公斤,開溝施于行間。 缺鋅的早稻苗,導致缺鋅叢生病。先在下葉中脈區(qū)出現褪綠黃白化狀,上生紅褐色斑點和不規(guī)則斑塊,后逐漸擴大呈紅褐色條斑,自葉尖向下變紅褐色干枯,并自下向上葉依次出現。病株出葉速度減慢,新葉短而窄,新葉褪淡,特別是基部中脈附近褪成黃白色。重病植株葉枕距縮短或錯位,明顯矮化叢生,葉鞘比葉片長,拔節(jié)困難,分蘗松散呈草叢狀,成熟延遲,雖然抽出纖細稻穗,大多不能結實。補救措施:立即排水落田,增氧通氣,促進根系發(fā)育。當稻苗出現缺鋅癥狀時,將硫酸鋅配成0.1%-0.2%的水溶液,進行葉面噴施,畝用配制好的硫酸鋅肥液50-60公斤,每隔7天噴1次,連噴2次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