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量元素,英文名稱:micronutrient fertilizer,是具有一種或幾種微量元素標(biāo)明量的肥料。包括硼肥、鋅肥、錳肥、鐵肥、鉬肥、銅肥和玻璃肥料等,簡稱微肥,可以是含有一種微量元素的單純化合物,也可以是含有多種微量和大量營養(yǎng)元素的復(fù)合肥料和混合肥料??捎米骰?、種肥或噴施等。
微量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很低的一種化學(xué)元素。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學(xué)意義,是植物和動物正常生長和生活所必需的,成為“必須微量元素”或者“微量養(yǎng)分”,通常簡稱“微量元素”。必需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動物體內(nèi)的作用有很強的專一性,是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,當(dāng)供給不足時,植物往往表現(xiàn)為特定的缺乏癥狀,農(nóng)作物產(chǎn)量降低,質(zhì)量下降,嚴重時可能絕產(chǎn)。而施加微量元素肥料,有利于產(chǎn)量的提高,這已經(jīng)被科學(xué)試驗和生產(chǎn)試驗所證實。
定量的說,對于作物來說,含量介于0.2~200毫克/公斤(按干物重計)的必需營養(yǎng)元素稱為“微量元素”。到目前為止,證實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硼、錳、銅、鋅、鉬、鐵、氯等。這些元素經(jīng)過工廠制造成肥料,就叫做微量元素肥料,如七水硫酸鋅屬于鋅肥,硫酸錳屬于錳肥,硫酸亞鐵屬于鐵肥,硼砂、硼酸屬于硼肥,鉬酸銨屬于鉬肥,硫酸銅屬于銅肥等。
常用種類
鋅肥
主要是七水硫酸鋅(ZnSO4·7H2O,含Zn約23%)和氯化鋅(ZnCl2,含Zn約47.5%)。它們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體。施用時應(yīng)防止鋅鹽被磷固定。通常用0.02~0.05%的ZnSO4·7H2O溶液浸種或用0.01~0.05%的ZnSO4·7H2O溶液作葉面追肥。
錳肥
常用的是硫酸錳(MnSO4·H2O),含錳31.5%,是易溶于水的粉紅色顆粒。一般用含錳肥0.05~0.1%的水溶液噴施。
鐵肥
常用綠礬(FeSO4·7H2O)。把綠礬配制成0.1~0.2%的溶液施用。
硼肥
主要是硼酸和硼砂。它們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,含硼量分別是17%和13%。通常把0.05~0.25%的硼砂溶液施入土壤里。
鉬肥
常用的是鉬酸銨[(NH4)2MoO4],含鉬約50%,并含有6%的氮,易溶于水。常用0.02~0.1%的鉬酸銨溶液噴灑。它對豆科作物和蔬菜的效果較好,對禾科作物肥效不大。
銅肥
常用的是五水硫酸銅(CuSO4·5H2O),含銅24~25%,是易溶于水的藍色結(jié)晶。一般用0.02~0.04%的溶液噴施,或用0.01~0.05%的溶液浸種。
肥效
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跟土壤的性質(zhì)有關(guān)。在堿性土壤中,除鉬的有效性增大以外,其他都降低肥效。對變價元素來說,還原態(tài)鹽的溶解度一般比氧化態(tài)鹽大,所以土壤具有還原性,鐵、錳、銅這些元素的肥效增大。土壤有機質(zhì)中的有機酸對有些元素有配合作用,跟鐵形成的配合物能增大鐵的肥效,但會降低銅、鋅的肥效。